●照片(中)來賓 廖燦誠、(右)廖太太
大家或多或少都曾經在路上遇見過視障朋友,說真的,除了心裡面出現「喔!他看不見,他是盲人。」或是「要不要扶他過馬路」這樣的念頭之外,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這些視障朋友,其實也有著自己的生活、興趣,自己的成就,也正努力追求著自己人生的最高境界呢?
●照片(中)來賓 廖燦誠、(右)廖太太
大家或多或少都曾經在路上遇見過視障朋友,說真的,除了心裡面出現「喔!他看不見,他是盲人。」或是「要不要扶他過馬路」這樣的念頭之外,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這些視障朋友,其實也有著自己的生活、興趣,自己的成就,也正努力追求著自己人生的最高境界呢?
每個人都有夢,今天的做夢築夢是人是阿福書店的阿福。蕭文福,十年前,開了阿福書店,這間書店,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以繪本,童書為主,但因為台灣童書市場非常小,因此,十年來,阿福已累積虧損上千萬元,即使如此,他仍不願關掉書店,而且在這十年中,他自掏腰包買書,贈送給圖書館或偏遠地區學校書籍,十年來,贈書已高達六萬本以上。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一級貧戶的阿福,一心想要打造一個童書城堡呢?
本週的點燈,將帶著您一起去蘆洲找阿福!
●照片左起:來賓黃英雄、主持人郎祖筠、來賓 廖燦誠
對視障者來說,「看電影」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但現在,經由黃英雄的敘述與解說,他們得以讓想像飛翔,有如置身電影現場,隨著劇中人一起經歷喜怒哀樂,跟明眼人一樣,領略電影所帶來的多面向藝術饗宴。
.照片前排左起:陳攸華教授、林秉億、秉億媽媽
今天的故事主角就是全台灣最迷你的女教授陳攸華,她也是一位軟骨發育不全的患者,雖然她只有120公分,但她開朗樂觀的個性,卻是120分分的好多倍,陳攸華成長的過程當然也飽別人異樣的眼光,如今她不僅取得了博士學位,更在台灣擔任教職。
土溝村的鄉情畫室裡傳來一陣陣的笑聲,在裡面學畫畫的不是小朋友,也不是青少年,而且這一群年逾高齡的大朋友們。
平時拿慣鍋鏟和鋤頭的阿嬤們,拿起畫筆來認真作畫的認真態度可不輸任何一個人;阿嬤們用畫筆,不但彩繪了他們的生活、也富豐了他們的人生。
應曉薇,曾是八點檔包青天〔單元劇〕裡的女主角,也是《神雕俠侶》裡的郭襄女俠,更是紅極一時的「花系列」單元劇裡的當家花旦。
在退出演藝圈後,她投身監所輔導工作,今年邁入第16年;歷經光鮮亮麗的演藝圈生活,再面對凸顯社會黑暗面的罪犯,應曉薇說,牆裡牆外都是人,只是所處的環境不同,但都是需要幫助的人,她沒有分別心……
●左起:主持人 郎祖筠、保卜(小黑)、EZ5老闆 許理平(小虎)
吉他是許多原住民部落孩子的好朋友,擁有好歌喉的他們,若能再加上一把吉他的配樂,就可以譜曲美妙的樂音。因為原鄉部落的資源少,孩子們想要有一把吉他,簡值是比登天還難。
‧照片左起:主持人 郎祖筠、弟弟 郎祖明
六年前,主持人郎祖筠郎姐的父親開始有失智的症狀,這六年下來,因為父親的失智,讓郎姐的家庭發生了許許多多的摩擦、爭執,當然也有許多心酸與感動。
一位大學校長曾說「拯救世界不如幫媽媽洗碗」,這不是打擊青年的雄心壯志,而是在陳述緊密親情的可貴;今天的故事是[郭家]四個年滿十八歲的孩子,為了要感謝父母對他們的栽培與教導,他們決定以環島的方式,拜訪父母結婚照上的親友,蒐集大家的祝福;並且秘密計劃帶著父母一起單車旅行。
在這過程中,當然遇到了很多困難,也見識到台灣的美好人情,但更重要的是,孩子們透過這個活動表達對於父母的感恩與回饋。
一講到跳八家將,相信很多人馬上就會連想到是壞孩子。然而,今天我要介紹的這位跳八家將的高志宏,從小就在廟口長大,看著這些大頭娃娃,在他的眼裡居然是米奇和米妮,廟口就是他的迪士尼樂園,因為愛陣頭文化,如今他不僅成立專業的八家將劇團,甚至還接受文建會的邀請,遠赴紐約、新加坡、韓國、日本、德國等地表演八家將,把最草根的台灣廟宇文化帶上國際舞台。
志宏企圖改變跳八家將的孩子是壞孩子的印象,高志宏努力把這廟口文化變成文創產業,並且推向國際舞台。
‧前排左起:陳進發導演,妻子 沈慧茹
陳進發導演,因為一場溺水意外,開啟了他對紀錄片的喜愛;經歷了颱風與土石流的威脅,陳導演花了三年的時間,捕捉到珍貴的觀霧山椒魚,費了五年的時間,完成台灣第一部綠蠵龜的生態紀錄片,因為他的堅持,開啟了台灣罕見物種的神秘面紗,2007年,陳導演所拍攝的紀錄片-觀霧山椒魚,榮獲休士頓國際影展、美國國際野生動物影展和新加坡野生動物影展三個獎像。
‧(中)徐超斌醫師
徐超斌醫師,是排灣族勇士,然而他在台北醫學大學畢業後,放棄台南奇美醫院主治醫師的職位,選擇回到台東老家達仁鄉衛生所服務,當台北市每62人擁有1位醫師的同時,台東達仁鄉4141人卻只有一位徐醫師。在百廢待舉的情況下,徐醫師堅持為鄉民爭取更好的醫療品質,然而,付出全部心力的他,卻因此中風累倒了。
「淡淡的三月天,杜鵑花開在山坡上,杜鵑花開在小溪旁,多美麗呀!...」
這首朗朗上口輕快小曲有沒有勾起您的回憶呢?沒錯,這首杜鵑花,正是許多人年少哼唱的共同記憶,而作曲者就是與民國同年,即將邁入百歲的黃友棣教授。
每個人心中都有夢想,在新的一年的開始,不曉得您希望在夢想是什麼?在今年年初,有一群人終於實現了他們心目中的夢想,那就是開車,也許對許多人來說,開車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對白化症的患者施淑楨來說,出國自助旅行對她來說是小事,但是開車根本就不可能的夢想,因為視力不佳,開車上路,連想都不敢想,可是,在一群有心人的奔走下,終於在今年年初完成了開車的心願。
今天「點燈」節目要和大家一起來回顧過去一年裡,我們報導了許多動人的故事,而其中令我們感到非常讚嘆與佩服的是有一群朋友,竭盡所能的去保存或是維護即將消失的文化或自然資產。
在報導他們的過程中,我常常會說這些人真是“傻子”呀!但也因為有這群“傻子”們勇往直前,我們的社會才會有光明與希望,當然這背後是因為他們都有感恩的心。今天點燈就要帶領各位觀眾朋友們再一次回顧他們在節目中的精彩片。
聖嚴法師被喻為啟迪人心的心靈導師,他同時也是實修實學的教育家,更是「四百年來台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他多年來倡導的心靈環保,生活環保,禮儀環保,自然環保,就是走在時代前端的一個例子。
如今斯人雖已離我們而去,但他的身教卻永留在人們的心中,在今天的節目中,有許多位法師海內外的弟子、朋友與學者專家們一同來緬懷這位高僧對世人的影響。
受網路影響,傳統書店正快速從全台各鄉鎮消失,目前在台灣有近120個鄉鎮找不到任何一間書店,偏鄉的書店一家一家的關閉,而本週所要介的紹余國信,21歲時決定在嘉義的一個小菜市場裡開一間書店。
這間不到十坪的「洪雅書房」,專賣台灣歷史、原住民文化的書籍,完全不考量收益。余國信以書房為根據地,積極投入社運活動、搶救地方古蹟,而書店也曾被不良少年以空氣槍射擊破壞,面對這麼多經營的威脅與困難,他絲毫不氣餒,究是什麼原因讓他全力捍衛文化的保存呢!
吳兆南和魏龍豪合作默契十足,堪稱“絕配”。吳兆南童心未泯 ,比較活躍,魏龍豪則相當內斂韜晦,沉靜嚴謹。倆人性情一動一靜,但一登台倆人就搭配兼容。 吳兆南以“拍球”比喻演出的“組合”,他說:“拍得重了,球彈太高,拍得輕了,卻又滾一旁去了。”而這倆人的搭配正是不輕不重,恰到好處。
1998年魏龍豪癌症去世,吳兆南與魏龍豪的演出成為絕響,促使吳兆南積極挑起薪火傳承的重責大任,並每年定期師徒公演,到現在未曾中斷。